查看原文
其他

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了

淮河以南 体验大地 2019-10-12

点击上面蓝字”体验大地“关注本公众号


对我来说,史老师的课是真正的、真实的语文课。从前一直不听语文课,只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书,那些课堂上教给我们的解题技巧和反复不断地操练字词意思,只让我觉得无趣。而我喜欢的我所幻想的语文课,是一个思想自由碰撞,交流文学,交流情感的空间,没有应试内容的无奈,没有标准和统一。

在寒假的那期课程中,我迸发出了我对于文学、对于写作的全部热情,也在史老师与我们的探讨中开始观照自我,察觉世界,思考人生,热爱自由,给予尊重,彻谈理想……如今回看当时在简书上更新的文章,感恩从一次次课程中的收获,感恩自我的成长,感恩史老师以引领的姿态告诉我们人生。



终于可以

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了

——我与我的史老师


淮河以南


当这个暑假终于平静下来的时候,终于可以把自己从一种迷茫仓促的状态中抽离出来;看到史老师和其他同学不断地催我写文章的时候,这一刻我竟是惊喜的,我才明白,生活中总有很多的大起大落总在某一瞬间被安抚和理解,这个时候我释然了,释然于自己这个学期的迷茫和纠结,释然于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不顺,释然于……


最近在读康德的思想,读到“人应将人当做目的本身来对待”时,使我看到了我一直以来的心结,在这个学期语文考试中作文部分屡屡受挫,这让我从初始对于应试教育的不满转变到了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怀疑,我开始在写作方面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这让我变得不是我,让我的写作失去意义和目的,而我虽然明白这样的写作不是我本身对于写作的热爱所导致的,可是我不得不裹挟于这样的一种境况——这让我矛盾和痛苦,纠结又逃避。我一直有意识地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被分数蒙蔽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我并不能很好地从现实中把那个真实的自我剥离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推着石头不断前进的西西弗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的缘由。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抛掷在人生命途上的西西弗,这就相当于你是选择荒谬或是受制于荒谬的区别,在命运的轮盘上周转。“从接受中实现抗争,从无意的反抗中完成神谕”,这是我从那节课之后在笔记本中写下的,着实,在学习的过程中确有太多迷茫和受挫,而这句话却隐隐地不断激励着每一次在低谷,在黑暗中的我。


所以,在我迷茫无措的时候,重新读西西弗,重新阅读自己当时写下的文字,在不同的境遇中衍生出了愈深愈厚的感慨,“那么,我便‘无奈’地接受命运和生活,超越功利而奋斗,重复自己的无聊和枯燥。那么,我只好学会在荒谬中坚持,坚持那些自我深思后的痛苦,至少说,在生命的碎片中蔑视,‘反抗’即是坚持命运,而非俯首称臣。”


对我来说,史老师的课是真正的、真实的语文课。从前一直不听语文课,只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书,那些课堂上教给我们的解题技巧和反复不断地操练字词意思,只让我觉得无趣。而我喜欢的我所幻想的语文课,是一个思想自由碰撞,交流文学,交流情感的空间,没有应试内容的无奈,没有标准和统一。在寒假的那期课程中,我迸发出了我对于文学、对于写作的全部热情,也在史老师与我们的探讨中开始观照自我,察觉世界,思考人生,热爱自由,给予尊重,彻谈理想……如今回看当时在简书上更的文章,感恩从一次次课程中的收获,感恩自我的成长,感恩史老师以引领的姿态告诉我们人生。


回看自己的一篇文章《飞行云端,落地真实》,一路坎坷的写作道路走来,从迷茫到为自己内心写作,从物化的自满到平静地表达,我想我改变了太多。而史老师其给予我的更是一种真正的热忱和坚定,是摆脱自我的桎梏,寻找灵魂的自由,于是我听到自己说:“一心赤诚地写下去,无论是煮酒听琴的情怀,还是丑陋现实的嘲讽,生活琐碎,让人失望,让人落地,让人狂喜,让人真实;理想远离,让人朦胧,让人刺痛,让人飞行,让人直面。便如此走下去,终于地,我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侧面……”


此番最大的收获是拥有了对于生命,对于写作,对于内心所爱敢于追逐的勇气和热忱,拥有了终身学习,保持向上的态度。史老师的课堂的开设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契机,拉开一扇窗,让我从四四方方的世界中向外窥探,无论从阅读的有限,还是思想境界的不足来说,需要改变和进步的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让我一心赤诚地走下去,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做一个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生活的人。



这是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

第十五讲《给我所爱的人以自由》作业

看看史老师

是如何点评的


淮河以南,一定要从心里放下这个误解:“考场作文与自由写作是对立的。”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你必须打通这任督二脉,你必须在考试写作时,仍然还是你。关于这一点,在👉中学二期👈的课程中,我们会结合N种内容,让你们自己演示给你们看。


淮河以南

这个来自浙江湖洲的高一学生

还有另外一个昵称—飞晚

她的简书

才思泉涌图文俱佳

http://www.jianshu.com/u/7f472a3547b8


史老师的学生

都是主动学习的好孩子

👉不仅几易其稿👈

👉写一赠一👈

而且

还自留作业

在哪里?

下文有惊喜!


2017年《寒假论文读写课》

作业选




第一讲:《人文素养比数理更基础》


作   业

1、认真阅读P62龙应台《政治人的人文素养》,分析其观点态度和写作方法。

2、试写一段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采用举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写作方法,谈谈你对目前人文素养在中学教育中的状况认识,或者谈谈你对人文素养的价值的理解,题目自拟。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浅谈人文素养



王开岭说,要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龙应台说,要做一个真诚恻怛的人。

我说,要做一个行走黑暗而心向光芒的人。

或许我说的并不具备足够的力量,

但这是我的全部愿望。


读了上官子木先生的《人文素养比数理知识更基础》后,我不禁拍手叫绝,大概是其中思想深得我心,或是说出我心中一直以来的感觉罢。那么,在中国的现状中,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异样”的学校:华德福幼儿园,新教育学堂等等,无不越来越阐述和行践着对于人文素养培养的理念。什么是人文素养?为何中国的教育趋势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在我看来,人文素养是为人的基础,包括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和态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待人处事的风格,基本的行为和谈吐,人际沟通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来自家庭教育,学校环境,这些我们要赖以存之的地方,我们吸收成长能量的地方。然而,我们人文素养的缺失,可见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培育的不足,乃至整个社会的立足点的偏执,在我们对于学习增加了太多数据的时候,我们的为人和心理,都遭到了极大的忽视。正是这种缺失,那些理念不同教育模式不同的学堂不断涌现,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选择,也是对于中国教育的一种新的指引。


我自身的经历也许是更真实的例子。我在体制学校并不算那些被体制教育抛弃的学生,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感到了深深的不满,这种不满时来自于学习经历的空虚和空白,每日茫茫不知所终的精神的虚脱。在我的学校,宛然是理科占了上风,而理科的教育也不是那种培养思维逻辑的课堂教育,只是无穷无尽的刷题,题海战术在当时是说能冲击中考冲击高考最便捷可靠的途径。当然令我更为沉痛的是,我们明明知道的无意义,学生的厌倦,老师的无奈,都清晰的摆在眼前,而我们必须去附和这种方式,那种麻木的状态,不懂得生气,不懂得自我思考和省察,不也是一种更为恐怖的人文素养的缺失吗?机械和呆板,是本来期盼中不曾有的。那么那些可以充分培养人文素养的语言类课程,培养我们思考历史思考现在的政史地等文科课程,在一种被忽视的情况下,留给我们的也只有背诵和记忆,留给我们的评判标准只有跟理科答案一样,在历代语文试卷中寻找套路,总结规律,更是难以想象我们唯一可以略微获得人文素养之光的时间也被剥夺了。


且不论美国的素质教育,国内的一些新教育学堂所做之事,也是对于人文素养的一种致敬。我开始理解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于人格的重要性。在学习之前,先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再学会如何学习。曾经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和尚让他的徒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件事,磨砺的是心性和沉静做事的态度,是不急不躁的品格。从细微的事情,真实的状况中,让我们学会如何人际交往,如何完善地处理事情,学习一个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无端情绪背后的真实情况,从而获得力量正视自我的情感,学习管理时间和学习的方法,能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让时间更有利化,我想这一切的教育的改变,是对于我们长久缺失的人文素养的弥补和重塑。


反观现状,体制教育更多时候是和现实社会断层的。这才有了很多清华北大复旦的高材生屡屡杀人的例子。这是事情不是偶然,越来越多事件发生的趋势值得我们去反思这些事情的必然。没错,中国的高压高效教育的的确确培育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而如同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他们拥有了海量的知识,却是缺失了我们本该拥有的真诚恻怛了,作为一个人本该拥有的纯真和人性的关怀。甚至于在一个闭塞的世界里他们是强大的,而投身于茫茫社会中,他们也许不如那些被统一成绩化体系抛弃的所谓的差生!可笑而可悲,断层甚至颠倒。一切的一切,根源便是在一个僵硬机械的模式中,太多的学生都被同化成机器,而不是那些真真实实的人。他们的情绪如何,人际如何,处理事情如何,这些是体系不曾教过的,体系教给我们知识,却也不曾教过知识和生活是如何关联的。


科恩说过,“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愿人文素养之关怀,便如光亮一般,使我们精神明亮,在黑暗中行走而不惧怕。


写得有模有样!语言方面再锤炼一下,少废话,去套话,更凝练典雅一些。加油!

谢谢史老师!我个人觉得,例子少了点,自己的议论太多了!





第二讲:《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作   业

1、认真阅读P92曽德雄《角色意识与主体性》,分析其观点、层次和写作方法。

2、试写一段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采用举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写作方法,谈谈你对目前雾霾等环境污染状况的认识,或者谈谈应该如何治理,题目自拟。


穹顶之下



穹顶之下,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是不能再保持缄默了……


说起雾霾,不由得想起2015年柴静那具有轰动力量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她说,“如果有一天,我的女儿问我,外面是什么样的,我为什么不能出去?那么今日所做一切,就是为了回答该问,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


柴静《穹顶之下》


面对雾霾的红色预警,山西某校仍然“只在此校中,霾深不知处”,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考试,似有一种视霾如归的“勇气”。而在前几年前,我们还在一个谈霾色变的时代,有雾霾预警时争相购买口罩,恨不得一直躲在家中,也被那些一串串的数据“恐吓”着,今日,听到雾霾似乎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那些日益增长的数据就犹自增长着,更多人而是像往常一样,上街、上学、上班。那么令人心惊的态度,那么默然而无力的状态。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呼吸的是雾霾,吐纳的是对这个社会的无力作为的“无声”的控诉!所以我很想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你又为什么不说话?”


恰如刘瑜所说,“一个社会的走向取决于观念的聚合力度。”在20世纪的40年代,美国洛杉矶遭遇了如同“生化危机”般的雾霾危机,不断的病痛发生,政府的失信,首先让一群家庭妇女挺身而出,“Stamp Out Smog”,她们积极行动:做调研,写报告,到政府请愿,向州长进言治理倡议……抗击严重污染和政府失职最有效的武器竟然一群愤怒的母亲,不,应该是广大愤怒的人,他们呐喊而呼告,他们有所作为和渴望被听见,而不是做“埋在沙子中假装什么事都没有的鸵鸟”,一味忍受,一味希冀上级,又一味作无谓的抨击,一味掩埋自我,又一味无动于衷。


愤怒的人群


今年,成都的雾霾已引起轰动,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曾经的天府之国,也难逃雾霾的摧残而被深深淹没。据蔡慎坤的专栏调查,成都雾霾和彭州石化大项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彭州石化的不断建设中,人们都不曾想到,这样一个在成都如此重要的项目,成都市和四川省的环保机构基本上没有话语权,他们回答一致:我们没有话语权!更为可怖的是,从调查中显示,成都雾霾的发生根本在于人为,那些为了追逐眼前利益,中饱私囊而不惜以这样惨重的代价而获取的政府官员,难道真的要在密布灰霾的天空下计算经济得失吗?或许人的贪欲无从避免,而法治力量依然薄弱的话,那么雾霾的治理该何去何从?


面对雾霾的困境,反观美国加州,政府制定油品质量政策,保证汽车的污染进一步减少,《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严格监测空气的清洁程度,并为发电厂、航天航海公司等等制定了新规则,甚至对常见家用产品所产生的烟气都严格规定。蓝天白云,终于回归。


这不仅仅是取决于一个群体的责任意识,更是需要这个政府,整个社会的执行力度。那么穹顶之下,需要我们做的,亟亟可待。




第三讲《丑陋的中国人》


作   业

试写一段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使用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采用环环相扣的层递式论证结构,谈谈你对各地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炮竹的看法,或者谈谈你对中国人过节(传统节日和洋节)的现象分析,题目自拟。


从批判走向建设

——浅谈中国人对待洋节和土节



今年12月24日,本该是轻松而愉悦的一个圣诞夜,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学业繁重压力下的短暂的休憩,也饱含着朋友亲人间互相送礼送祝福的希冀和期盼。而这一切,都被一条明文法令所打破了——教育局来的通知——一切学校禁止过圣诞节。在愤愤不平的背后,也有我们对洋节文化和土节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曾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今夜,谁在搜捕圣诞老人》,文中提出,在2006年,早有“博士联署”将此事炒得火热——抵制圣诞节等洋节,以此“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他们忧虑中国人的本土情怀和文化将要遭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我认为,这些呼吁、做法和目的,无非是想要强调要重视中国的文化,但是,在我看来,是过洋节或者是过土节,似乎与这并无关系,这些呼吁未免有些唐突。


无论是“洋节”,还是“土节”,其实本质上都是一些精神文化的产物。所孕育的精神文明,甚至希冀的是一种包容合璧的状态,而不是彼此排斥和封闭的状态。我们过洋节,也不是忽视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土节自然是根,而选择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娱乐,更多原因是为了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去寻求更多的节日的欢乐。而我们一味抑制圣诞,却依旧抵挡不住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其的热爱……是否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呢?熊培云在《蝴蝶和蚊子》中说过:“圣诞老人礼物和中国人过节压岁的文化意涵是不同的。给压岁钱是中国宗族文化中的纵向的血缘关怀,而不是横向的普世关怀。圣诞老人的关怀是欢乐而慈悲的……”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也说,圣诞节是一种精神气质。这是这种无差别的,令人愉悦和安宁的,令人兴奋和充满希冀,一个给大家带来欢乐,能够彼此祝福的节日,怎么能够说其破坏了中国文化,它又何罪之有?而反观中国自己的节日,演变到今日,除了吃,我们似乎真的做不了其他事,端午节的粽子,春节的饺子,中秋节的月饼,我们所谓的民族关怀和精神,被一个个食物的意象所代替外,我甚至感受不到节日的气息。


我们越来越钟爱洋节文化,是因为我们可以从其中吸收自己的需求,更是一种自由选择的结果。而若要以强制的方式去排斥外来文化巩固本土文化,我们也未必能从本土节日中获得强烈的满足。若是以文化捆绑这样的形态出现——的时候,我似乎可以瞥见圣诞树上的铃铛,孩子床头的袜子,和矗立在圣诞树上的高高的民族主义的大旗,在家家户户烟囱上钉满木板的情形……


那么中国节日受到轻视,是否真的和洋节的兴起有关?说到底,应是中国人自己不重视的缘故吧。中国人的端午节被韩国抢先申遗,我们便斥责他们掠夺,更可以看看,中国的茶道、吟诵、国学、礼仪,反倒是日韩两国一直保留至今,却是我们自己丢弃了它们,不足够珍视它们。难道这都是外来文化侵蚀的错?不应该是我们自己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作为一个文化卫道者,我们不如做一个文化守卫者。洋节和土节,都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过的节日,我们既要珍视自己的文明,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重视本土情怀,宣扬它本身蕴含的精神,而不是在每次将要泯灭的时候,去斥责外来节日和文化的侵略;对于洋节,我们分享其欢愉,体味外来精神的多元,我们自然要去充分环抱和充分体验。


所以,请从批判走向建设!


据我所知,国务院没有这个规定。你是在哪里看到这个消息的?

好的。哦,我写错了?应该是教育厅的统一通知,那我改一下。

(冬日暖阳)



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说服力强。




2017年除夕之夜赠送课


请习惯于这种

妙不可言的相逢


借我一场年华,借我明白的愚,借我温软的思绪,借我一个夜晚,那是最后的夜晚,我们走向了明天。

我执拗如谁,安静如谁,噙含纸墨余香的温度。于是,我们走近了一个有着温和星光的良夜。

——题记


在身旁电视机上嘻嘻哈哈热热闹闹播放着喧嚷的春晚,我早就已经厌倦了,为那图一时喧闹而藻饰的人群,灯火芬芳,我们似乎一直遵守着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守夜,守着春晚的夜,待那十二点的钟声响起。今夜,却不同而特殊。我本俗人,我不求高大上的过年方式,而今夜,着着实实是一场妙不可言的相逢。



明恩溥

《话说中国人》


这是读书会的开场白,老师挑选的是“👉知足常乐👈”这一篇章。


知足而常乐,是对我们这些热情容易冲昏头脑的年轻人很好的提示:这并不是说要安于现在,不求进取,而是一种温和的态度,不激进,不偏执,或许在我的理解下,更是一种享受当下,专注当下的心态。那么话说中国人,我们的弊病便是总是行走在命途的两端——过于“知足常乐”的人懒惰而形散,没有追求,自甘卑屈,那些嘴上说着从不“知足常乐”的人,却总是猛而激进,思虑过多,贪欲太多,而后误人误己……


我们常常以一种保守的姿态出现,即人生本该波澜不惊,水过无痕,我们按照别人给我们的轨迹长大,也就别人给予我们的规则下“常乐”,我想,我们该去追寻一种真实的快乐,只有如此,我们才可在到达内心愉悦时而真正知足……所以,我们需以一种合适的精神而存在,即知晓何时应该知足,而何时应该抛下知足的桎梏,而对于这种精神,我想我们应该成为自己的精神领袖,我们该知道,我们的生活,不是安放于纸间,也不存活于他人的口中,我们该将自己灼热的目光投身于我们有知的命运里,那才是自己知足常乐的生活。



土家野夫

《江上的母亲》


其实我不曾读过野夫的作品,而对于那个时代的疮痍和悲伤,我也不曾,也不能够去体会一遍了。我想历史也不会再次重演那段——偏执到极点,冲动、盲目而疯狂的岁月。有人评论,这篇文章让他们泪流满面,把泪流进心底……


这是一篇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于怕轻轻一抚就砉然断裂的弦丝,却又恍若巨石在喉,耿耿于无数个不眠之夜,在黑暗中撕心裂肺,似乎只须默默一念,便足以砸碎我寄命尘世这一点点虚妄的自足。

——土家野夫


寄命于尘世,我们有太多无可奈何。冰冷的水域中,投江丧命的母亲,仍在记忆中带着温暖和倔强,决绝的性子,注定了这终将是一个悲剧。她一生在剪断一种与国民党军剪不清理还乱的关联,而终将失败。家族中军人的戎马生涯,是这个女人悲苦的溯源,是孤苦的一生。她与她的父亲,恩断义绝,却不想在这个男人丧命后为他扶棺的人,是自己的被父亲抛弃的母亲……


你是不是军阀的女儿?


所有的真情,人性下的温度,都被这句话冰冷地覆盖,一个身份,一种血缘。生前遭受的迫害和耻辱,岂是所谓的平反能够偿还?


她的悲苦仍在继续……丈夫病重,儿子入狱,这个为了共和国事业不断奔走的女人,终要面对丈夫苟延残喘的生活,还有儿子不得不整日空对高墙无望——她真的已经衰老了,她害怕孤独,无常的一生耗尽了她的一切……她终于走了,却走失在自己的家国,走失在浩荡的深江。她清高的不苟世俗的一生,也会从容而尊严地赴死,那是她最好的归宿,也是她最悲的结局。


在经历了她坎坷备尽的生涯后,毅然地走向了深秋的长江。她是怎样走向那亘古奔流的大河的,她最后的回眸可曾老泪纵横,可曾还在为她穷愁潦倒的儿女忧心如焚。她把她的神圣母爱撒满那生生不息的浩荡之水,然后再将自己的苍老骨肉委为鱼食,这需要怎样一种勇毅和慈悲啊。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


钥匙就在阳光里,而她永远走在了阴沉的浪涛下……



威廉·德廉谢维奇

《优秀的绵羊》


在反反复复惊叹《优秀的绵羊》思维之深刻,视角之独特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深深印入脑海。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那么确实,我们整个教育体制正在培养一群有毒的罂粟花,他们正马不停蹄地朝一个方向追求,而终将会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不是行走于体制尖端学生的弊病?或许是的,我们试着将他们物化,寻求一个充足的平衡点和共同之处,他们看似精致地对生活有所追求,而整个评判体系给予我们的目光常常是狭隘的,所以浸润多久后,我们便只能看到自己,剪断自己的不合之处,打磨得几乎完美,符合标准。我们迫不及待地寻求结果,和结果背后的肯定,我们常常拼尽全力,急功近利,而不知体味生活和学习中的滋味……


哗然声下,理想主义的光辉何在?那么,一群拥有着理想主义的老师终究会擦着黑暗边缘带来光明,我们也会看到他们,重视他们,不禁被深深吸引。也许,存在的意义是人文所需,是我们的迫切渴求。




第四讲:《精神的故乡》


作   业

找到王小波《智慧与国学》一文,认真读一遍,听喜马拉雅上史老师讲此文的网课录音。重读《我的精神家园》,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读完王小波的《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后,深为其一句话而触动:“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我想那是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没有任何,只有他独自快乐着。



摆    渡


我在故乡的居所睡去

我也在故乡的异端醒来

月光眼睑垂落

通向一个晦涩,沉默的缠绕的清晨

隐约轰隆着钟声的列车

在橘色的灯光下变得模糊而明晰

凌驾着纯白向一个不知深处的台阶攀附



我看到了一个站立着的白发的老人

顺着他灼灼的目光望去

他的手心虚无唯有一枚硬币始终紧握

于是他抬起头问我充满诚挚

——年轻人,你看到我手里的月亮了吗

一片叶子在光明中闪烁着躯壳

木铃在冬日的和煦中背叛了黑色的禁忌



我在南方深处的孤独向黄昏守望

嚼碎了一块沉吟着生活阅历的诗

当我提着行李试探轻敲着呓语

一座素简寂寞的楼房

一条向树影延伸折叠的街

悲恸而欢愉地阐述自我的宿命

没有行人也没有高飞的省视

我想我走出过这个小城市最遥远的灯火

也最喧嚣的静默中有一句无声地呐喊

隐没在小桥和鸟儿滑翔的方向



我尝试用自己末梢的温暖

追寻打碎的裂痕

是否已经沉溺在一个不可抗拒的梦里

那一片安静的土地

想要凭窗远眺

却只能沉默而后用反复的时间祝祷



于是我听见里尔克说

归去,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那么我走了那么我回来了


后记: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是人文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艰苦的跋涉。我们要写过,爱过,活过……于是我根据自我经历,描写了一个从追寻精神家园(出走现实)——找到精神家园后内心的回归——又不得不臣服于现实——而最后释然(出走是为了更好的回归)的心路历程。





第七讲:《自由与恐惧》


作   业

1、认真阅读P187林贤治《自由与恐惧》,概括文章中心,并梳理行文脉络。

2、认真阅读作业贴发布的罗斯福论人类四大基本自由完整稿。


勿戴有色眼镜


上次上课时听到诸多同学提到“关系户”这话题时愤慨不已,其实我深有感触。当我以教师子女的身份闯入同学视野后,我就成了“关系户”。虽然父母和自己一直很低调,但是老师对我的特殊关心,是不可避免的,我渐渐真的成了同学口中的谁的女儿,我的同学有时候谈论学校里的事,总是以为我有特权似的,“你有什么关系,你有你妈啊,你怕什么啊?”这让我很难过,我有种被一种叫做特权关系的绳子捆绑住了一样的感觉,我想成为“我”变得很艰难,而我的所有努力都被忽视,有时候我真的想要辩解:“纵然有关系,可我没有能力,老师为什么信赖我?”


由此想到,这种贴标签的思维方式,往往会给他人带来不平等不公平的待遇。无论我怎么以自己的努力赢得成就,他人依然理所当然地归功于我的关系,而从不去了解那个真正的我。那个真实的我就会被忽视被遗忘,从而被那个关系中的我代替?这是不是也是对我的一种人格的不尊重?于是我便活在有色的眼镜下,活在标签下,活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那些对我的能力的质疑,对我的嘲弄,这些所有,是认知上的不平等。


那么,造成这种常戴有色眼镜的原因是什么?是人们思维的一种惯性,主观臆断,先入为主,不加思索,凭着自己的经验和传统的认知去判断。不客观,不理性,不包容。于是我想到了如今互联网上的网络撕逼时常发生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每每有爆炸性新闻出现的时候,会看到很多网民(喷子)不了解事情真相,只看到事情的片面时,便开始无端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负责任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那些所谓的声讨,看似充满道德正义感,是找一个目标——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自己的情绪。少有理性之人出现去全面客观评判一件事,那些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的人,那些口口声声的言论,是造成当事人的不平等对待,因为很多时候他很难跳出一个叫做“有色眼镜”的怪圈。


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我们整个民族的心性和教育有很大的关联。我们的教育中经常教我们如何建立标准化,教条的去分析评判,惟有整体惟有组织,鲜见个人。我们的文化中很少引导我们如何去真正地用心去了解去贴近一个人,更多时候看到的是标签而不是人,然而人不是由标签组成的。我们要追求平等,首先必须在人格上追求平等,人格的平等来自尊重,这种尊重是由心而生的尊重,是不带偏见的接纳,是赤诚的相处之中我们感受到的。


虽然我也清晰的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平等,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但若是从至上精神来看,社会中人需要克服的是人性的弱点和思维方式的简单粗暴,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这个世界的准则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向心而生。”那么今时今日,我也坚信,这是打破有色眼镜,追求人格平等的准则:向心而生,赤诚以待。


所谓向心而生,不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2017年《中学综合读写课》

第一期作业选




第一讲:认识你自己


作   业

一、读李白《将进酒》、《襄阳歌》、《独坐敬亭山》三首诗,体会其理想落空后的痛苦心情,写一段不超过300字的文字比较其异同;从李白6首诗歌中,选择3首背诵;


二、认真阅读张曙光《人的三种状态》(马小平主编《叩响命运的门》P26),写一篇文章谈谈“我是谁”,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谁也逃不过时代

和自我的桎梏


我读李白三首《将进酒》、《襄阳歌》、《独坐敬亭山》,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畅快淋漓,满目生悲,豁达开朗——最后便愿与李白同醉。我曾看到过一句话,“这就是我”的欢呼就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我想李白的诗里隐藏着太多人,这失意的现实,那酣畅淋漓的醉境,被太多人经历过,却无其洒脱,无其随性,也是,他的诗里,只有一个李白。


李白的这三首都离不开这样的主题:悲。距被玄宗放逐回来之后已过八年,他一面在理想受到挫折之后饮酒而醉,及时行乐,纵酒狂欢,却在酒后的真言中吐露心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对富贵的藐视和对自我的自信和傲气,是有一种睥睨的,不被金钱名利而驱使的洒脱。更让我看到了一个矛盾的他:“乐而生悲,笑中带泪。”与友人元丹丘、岑夫子一起欢乐,为的是排解不被赏识的惆怅悲寂,理想落空的失落和激愤——“古来圣贤皆寂寞”便只有“惟有饮者留其名”了。不被重用,内心渴望仕途,又对寻常名利不屑一顾,“钟鼓馔玉不足贵”,在如此矛盾的心境下,只有“但愿长醉不愿醒”了。


而在襄阳歌中,在将进酒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哪怕受尽蹉跎,仍潇洒豪放,年轻气盛,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李白。他的愤怒背后,也同样伴随着更多的不甘和痛苦,而这痛苦与在敬亭山上的痛苦又有所区别。


写下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年老,经历了安史之乱,戴罪流放,这样的痛苦更多是一种带着悲凉感的无奈和心灰意冷。之前的痛苦带着温度,而如今的痛苦更是一种带着寒意的痛苦。“尽,孤,闲”都在写一种离去的姿态,符合李白当时心境,而此时此刻,唯有寄情于脱离世俗之外的山水,方能让李白感受到一种平静——被君主的不赏识,命运的坎坷。与山的对视中,他看到了自己,所有的景皆由情所造。


或许谁也逃不过时代和自我的桎梏。李白自认为的所有才能,所能发挥的价值渠道,只有依靠君主的信任和倚重,这该是如何可悲。


淮河以南同学,你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了。 




第二讲:我为何而生


作   业

认真阅读罗素《我为什么生活》、曾德雄《角色意识与主体性》、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小平主编《叩响命运的门》),重新思考“我是谁”,写一篇文章谈谈“我为何而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听完课后,我觉得从“我是谁”到“我为何而生”是一个递进而深入的过程。一个人总要先认识自己,把自己的角色抛开,知道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于是我们就会去思考我们为何而生,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让自己变得有意义,我们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欲度关山,何惧狂澜

风生水起,正好扬帆

——我为何而生


读罗素的《我为什么生活》和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后,我想到了一个词:“精神勇气”(无论是对于生活真实的热情,还是对于职业理性的选择。)


为什么提到精神勇气这个词?在《优秀的绵羊》中说:“精神想象力意指一个人有能力摆脱固有的生活方式,以最大尺度去想象所有的可能性。”让我觉得可悲的是有太多人不是没有能力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而只是没有那个意识和思维,即用最大尺度去想象。


曾德雄《角色意识与主体性》中也提到了从古以来自我对于自我定位的认知过于沉重,便如李白这样的伟人也逃脱不开时代的枷锁,愿死后照汗青,名垂青史的人还有太多……所以说,找到自我的前提应是解放自我。


于我个人而言,我在求学的途中一直处于一种不饱满和迷茫的困顿状态。这种迷茫来自于梦想的冲击和现实的残忍。所以我给自己放假了一年,在同学们拼命读书之际,我却尝试了一种另外的选择。更说,是体会到了罗素所说的那种“极其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吧。让我不仅明白的是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和理念,更是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那么,其实之后回来的我无疑是更痛苦的,这种痛苦也来源于梦想的冲击和现实的残忍。但是在这种长达几个月的纠结和徘徊中,我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映照我的灵魂,这样的抉择不得不逼迫我去看清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若说之前的一年是解放我自己,让我打破了对体制教育的固守和单一,那么之后独自省视的几个月,是我真正思索我为何而生的时刻。


那么我为何而生?一开始对于写作的热爱让我希望做一个用文字传递思想的人,但身边同学的思想的愚化和单一让我感到很无力,所以如今我更希冀能有自己的能力对于教育方面去做一些改变。因为我觉得,我不仅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那么我也更希望能够让他人也要思考去追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不仅要通过此擦拭自我的灵魂,那么我也更希望我能带给别人追寻自我的精神勇气,而不是被一些安稳空虚的生活的牢笼所一直蒙蔽。


胡适在《不朽》中说道:“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怎样生活。”既然有梦,那么就需要自己去做什么,要为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首先,在意识上的解脱我已说过,“成为自己就是与他人的忠诚相对。”其次,我在知道自我诉求的时候付诸激情的同时,也要明了这样的认知:“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能达到顶峰。”即生活的不确定性,生活不是一尘不变的,那么如此,更需要自我储备的眼光和能力极其独到和丰足。那么就如《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中一样,不该把冒险充作激情,并付诸在平庸和美好之间存活,我该明白需要具备自我的业务储备,完善的心理疗愈能力,强大的思维能力,做事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艺术,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做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于是我可以清晰地为了这个目标,有意识地在读书,参加活动,表达中去培养自我的品质。


总而言之,我要为真正的我而生。要有勇气与传统和和平决裂,要有激情与生活共舞,与内心的声音并肩作战!


当我们有很多话想说的时候,如何优雅地控制自己的表达,使自己的表达简约流畅,这是一门艺术。明白了吗?




第七讲:《1900的生死抉择》


作   业

综合《海上钢琴师》和《一棵大树的旅行》,结合自身,写一篇随笔,题目自拟,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


诗意的“逃离”与“坚守”

——观《海上钢琴师》


天哪,你没见过那些街道吗?光街道就有几千条,你们是如何走的,你怎么去选择走哪一条?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自己的地方,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所有的事情都要你去选择,然而这些都是永无止境,没有尽头。你难道就从来没有被这种想法吓得要死吗?这样永无止境的日子是多么恐怖。



当我听到他饱含泪泣的灼人心头的悲诉,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的,却是他当时终于下定决心踏上陆地而又重返海面的深沉而坚定的一抹背影。我形容不出我此时此刻的感受:或许是悲痛,为其命运所悲,或许是共鸣,对于未知和尽头,一样的恐惧和无措,或许更是一种深思:也许面对选择,面对自我内心和社会现实的胶着,我们该怎么面对自己的生命?


有不少观众似乎对1900的选择颇有争议,认为他以一种怯弱的心态面对新生活,说他没有勇气去接受一个陆地上的正常人的生活,说他不敢迈出改变的一步……


1900的出生和成长似乎是一个传奇故事,当他遇见了钢琴,遇见了music,他的生命被点燃了,他享受着体内涌动的所有的生命的韵律,在音乐的碰撞中全然复活,他遇见了纯然的自己,纯然的释放,而非那些世俗价值观可以度量。他用音乐启迪着自我的灵魂,音乐构建了他全部的精神世界。


同时,他也在观望世界。他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于人的内心:他把音乐当做载体,他汲取着来自于这艘船上形形色色的人的灵魂,包括对于人世的困惑,人情冷暖的复杂,以及当他本单纯地与音乐交会,而却承受着那些避不可少的名声带来的诱惑和第一次对于竞争的理解……这些都是世界传递给他的信息。这个世界,充斥着太多丑陋,太多物欲横流,同样也包含着对于平凡的理解和践行。


因为爱情和平凡,他想过了每日坐在壁炉旁的人生,听朋友闲话的人生,生儿育女、过世俗生活的人生,而因为对生命的情愫,对生命的不同选择,他选择了留在船上,生于斯,死于斯,与他的那些音乐,消失在泡沫里。


在我眼里,1900做了世俗的懦夫,却做了自我的巨人。


1900的最后独白带给我更深的思考——他悲痛而坚定地阐述自己对于陆地上那种生活的未知的恐惧的理解,他说:钢琴键上只有那几根琴键,我却能用它弹出人生;而上帝的琴键呢,我无法操纵和掌握。——永无止境的生活该是多么可怖!我既可将其视为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安全感的缺失,也可视为是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充盈和自足,而我将其拔高一个维度来看——他为何逃离?他又为何而坚守?


我不由得想到这样一个词:“精神勇气”,即对生命的最大限度的可能性。


1900是个超凡脱俗的人,鄙弃任何关于功利社会的所谓法则和成功的途径,他对于艺术的忠贞,体现了一个艺术家本该拥有的情怀。也许在他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那种对于无限选择的恐惧,更多的是他对世俗人士茫茫不知所为的一种担忧,城市的庞大和错杂与大海的包容不同,更多许是一种生命的混乱和无所适从——永无止境!那么真的入了世,1900会安于他的新生活吗?或许他自己也预判到了:那些从形形色色社会中人传递的世界的讯息——功利、荣誉……那些强加给自己和自己的音乐的头衔,他是逃离的。或许在Max的眼里,1900的音乐是创造价值的音乐,而或许在1900自己眼里,这些音乐是只有在自我心中安放的音乐,是只有在自我的精神领域徜徉的音乐。世俗的生活容不下纯粹,世俗的生活让1900的音乐无处安放!所以他才说:“城市的街道那么多,我该怎样选择?”


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是看到脚下的六便士,而看不到头顶的白月光。我们纠结于生活的琐屑,却不曾放开眼光去思考我们的内心需要什么。我们为1900的选择而哀叹或惆怅,或笑其懦,或赞其勇,也许1900本人只是单纯地选择了自我和真正属于自我的精神。他逃离了人们所谓的新生活,却无比勇敢地选择了自我的道路,选择了自我的纯粹。在我们眼中本可以轻轻松松迈出船走向幸福生活的他,一个要背弃自己的内心,走出自己的精神高地回归生活洼地的人,他的逃离和坚守都异常坚定。


这是对于生活最大限度的另一种理解。或许最大想象并不是简单的说改变生活方式,而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生命之后,我们对生命最终的回归:我们有勇气为精神而活着。


在爆炸前昔,1900笑言天堂之事,我想,那才是1900啊。他的存在早已超越了肉体给他的意义,肉体即将毁灭,而他依然故我,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对生命保持的全部热忱啊!


1900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想象和坚守。给予我们新的人生高度,那样的坚守背后,是永恒的人生……


飞晚,你的语言需要节制,把没有必要的华丽和抒情,节制住,经过寒假的课程你已经有了一些改观,但是还不够。以后每次文章写完之后,自己删改几遍,试试看。

我来做个示范,比如你结尾这几句:

1900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想象和坚守。给予我们新的人生高度,那样的坚守背后,是永恒的人生……

其实,完全可以这么表达:

1900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想象和坚守,坚守背后,是永恒。

(冬日暖阳)


由己及人,有思考,中心突出。





怎么样

自留作业找到没有?

哈,就是这篇

《请习惯于这种妙不可言的相逢》

写的也妙不可言吧


跟史老师上课

一年时间

不爱听语文课的

淮河以南

迸发出对于文学与写作的

全部热情


惊奇吗

加入我们的队伍

一起寻找答案

你会惊喜地发现

生命的成长变化


只要你愿意

史老师就愿意

和你一起走下去!



再强调一遍

史老师作业的良苦用心

从500字

到800字

到1000字

到不限字数


从身边事

到心中事

到世间事


从剧中人

到史上人

到自己人

到送信人



与我们同行

咨询详细课程

欢迎加入史老师粉丝QQ群:

114784543

扫描二维码,关注史老师的微信公众号:

体验大地(sjxtydd)




今天所有的努力

未来都不会被辜负


【史老师已开出课程】


寒假中学生论文读写课

《你也可以叩响命运的门》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

《跟史金霞老师学语文,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❸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读到大学第一期

《人之初:韶光莫负读好书》


❹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读到大学第二期

《那些美好的人与事,一齐向我们走来!》


❺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父母自救,孩子得救

《史金霞:给家长的十二堂课》


❻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二期

《来,共赴一场惊人的旅行!》


点击课程题目

即可查阅该课程规划

打开课程规划页面最后

之淡蓝色“阅读原文”字样

即可购买该课程


来!

以心发现心

来!

以火点燃火

 

 经夏至秋复历冬

生长收藏共成就

这一场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所有课程,尽收眼底

各取所需,共同成长

详情咨询,请加入史老师粉丝QQ群

114784543



微信扫码,赞赏支持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报名 史老师 《中学语文读写课》第二期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114784543

咨询课程,日常交流

彼此支撑,共同取暖

史金霞

微信公众号:体验大地 (sjxtydd)

新浪微博:@苏州史金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